新闻网讯 (通讯员毕烨)4月25日上午,学校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会议在411召开。湖北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合作发展部党支部书记兼部长,副高级研究员李群出席会议并做专题报告。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、科研处、国际交流处、运动训练学院、运动医学院、智能体育工程学院负责人及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、学院下属教研室主任参会。会议由党委常委、副校长朱磊主持。

李群在报告中介绍了国际科技合作离岸中心的分中心建设和“一会一坛一赛N专场”活动体系,详细阐述了数据分析、医疗康复、人工智能、生物技术、电子裁判系统、反兴奋剂技术等方面的项目前景,并针对湖北省国合项目申报要点的定位、重点领域,省重点研发项目申报类别等内容做详尽解读。
会上,与会单位结合领域内的优势专业和目前申报湖北省国合项目、省重点研发项目的可行性做交流发言。
国际交流处处长杜更表示,国际科技合作是一项时间跨度长、复杂性程度高的工作,需要精心准备、长远规划,寻找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共振点、结合点,擦亮武汉体育学院的优势和亮点;精准匹配合作对象,确保双方研究方向一致,避免“柔性思维”导致的无效合作;聚焦领军人物,优先选择海外具有科研话语权的领军学者或机构,提升合作质量与成果转化潜力。
朱磊在总结讲话时指出,国际科技合作是学校迈向“双一流”建设的重要路径。与会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李群部长的讲授内容,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,切实做到以下三点: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,强化国际化办学战略导向。学校始终将国际交流合作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,深入贯彻落实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和教育对外开放政策。近年来,学校聚焦“体育+医学”“体育+智能工程”等交叉领域,着力构建国际化办学新格局。未来,将以国际科技合作为杠杆,撬动学校国际化进程向纵深发展,推动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。二是要锚定重点方向,推进务实合作。聚焦优势领域,立足体育学科特色,深化与孟加拉国等国家的合作,重点在运动训练、医疗康复、智能装备研发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,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。坚持“产学研用”一体化导向,推动重大仪器设备研发成果产业化、产品化,确保合作项目可转化、可应用、可推广。三是要强化组织保障,凝聚协同合力。坚持有组织的科研方式,摒弃“单打独斗”模式,以学院和学科团队为主体,整合校内外资源,形成跨领域、跨学科的协同攻关机制。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引领作用,遴选具有国际视野和科研实力的教师骨干,组建专业化、国际化合作团队,确保项目落地见效。主动对接湖北省对外科技交流合作中心等上级部门,积极争取国际合作专项政策与资金支持,为项目推进提供坚实保障。朱磊强调,与会职能部门及相关学院要以“钉钉子”精神抓落实,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从“量的积累”迈向“质的跃升”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